近日,家住渝新松藻煤矿的退休职工杨大爷家里厕所下水道堵了,焦急万分之,邻居提醒杨大爷找矿上综合科“特勤组”,杨大爷试着打通了“特勤组”公开的服务电话。10分钟后,两名“特勤”人员赶到了现场,帮忙疏通了下水道。杨大爷高兴地说:“‘特勤’人员的工作效率还真高啊!”
该矿是一个有着60年的老矿井,基础设施、生活设施都相对老化,员工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事也较多。1980年4月,专门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的综合科后勤班应运而生,由18名经验丰富的电、钳工、管子工组成,综合队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,设置了热线电话,承诺只要是居住在矿区内的员工家属,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事,20分钟之内到现场,1小时之内解决问题。1小时不能解决的,也在最快时间内帮助员工家属解决困难。公共区域的材料不收费,住宅内只收材料成本费。
据该综合科的一位负责人介绍,自该班组成立后,员工家属再也不用为办理烦琐手续来回奔波,只要打个电话就会有人上门处理问题。
前不久,该矿退休职工罗优明家里的玻璃被风刮落。由于年事已高,无法自行更换,他便向综合科求助。综合科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,立即通知后勤班人员。后勤班人员带着工具、材料,上门为罗优明更换了新玻璃。
该矿退休员工刘明福家住生活小区顶楼。前几天,他向综合科反映家中屋顶漏雨。当天,该班组人员就到其家中查看漏雨情况,为其修好了屋顶。
社区居民通过热线电话反映给综合科的问题,事事有回音,件件有着落,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好评。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“排忧中心”,而排出的维修人员,则被群众亲切地称为“特勤”人员、“矿区活雷锋”。
去年6月份,松北路居民反映楼前的污水沟散发出刺鼻的气味。综合科立即组织“特勤”人员,投入到清理污水沟的行列中,污水沟里的淤泥、污物散发出刺鼻的气味,还不时地溅到他们的身上,可他们全然不顾,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。用了3天时间,才把污水沟清理干净了。
综合后勤班组成立快40年了,班组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,也由原来的10余人减为现在的4人,但他们为员工家属排忧解难的行动却并没有因此减少,去年一年来,综合后勤班共出“特勤”人员3000余次。同时他们还为孤寡老人、留守老人、困难家庭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如换灯泡、坏的水管、电线等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。 |